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如何培養孩子不怕吃苦的做事品質:幾點建議(上)

如何培養孩子不怕吃苦的做事品質:幾點建議(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如何培養孩子不怕吃苦的做事品質:幾點建議(上)

培養建議一:父母要轉變教育的觀念

要培養孩子不怕吃苦的做事品質,首先,父母也要轉變教育觀念。有的父母是自己小時候吃過苦,所以要把最好的給孩子,認爲不讓孩子吃苦就是最大的成功;還有些父母是由於工作忙沒時間看管孩子,覺得虧欠孩子,於是在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父母們總想着“孩子小,長大就會變好”,“過段時間等孩子自己開竅,就好了”,“自己再苦再累沒關係,就是不能苦了孩子”……實際上,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

有兩位身患絕症的老人住在同一個病房。一天,兩位老人各自說到了自己的兒子。其中一位老人的兒子之前在工廠頂老人的職,後來工廠倒閉,兒子就自己開了個修理自行車鋪,收入能維持自己的生活。

當另一位老人說到自己兒子的時候唉聲嘆氣,他兒子從小就沒吃過苦,畢業後老人出錢讓兒子開店,剛開始的幾年店每年都虧本。後來,老人又出錢給兒子買房子,連孫子的生活費也是老人出的。等店賺錢了,他兒子花錢大手大腳,生活依然靠是靠老人來資助。老人非常擔心:“如果我走了,誰還能像這樣幫助他,兒子一家以後該怎麼生活?”

第一個老人聽後,發現自己兒子雖然賺不到大錢,但是他能吃苦,心想:“我這樣兒子的未來還有什麼好擔憂的!”

父母都是偉大的,總想幫孩子包攬一切,千方百計讓孩子少吃苦,殊不知,這樣不是幫孩子,而是害了孩子。我們可以暫時幫助孩子打理好一切,可是日後當我們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呢?真的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從小學會獨立和不怕吃苦,就象上面的老人想的,一個孩子如果不怕吃苦,還有什麼好擔憂的呢?

如何培養孩子不怕吃苦的做事品質:幾點建議(上)

培養建議二:父母自己要不怕吃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辨別能力,而跟父母在一起待得時間是最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所以父母自己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我的一個親戚是家裏唯一的兒子,所以從小在家非常受重視,長大後會做的家務寥寥無幾,所有家務幾乎都有妻子一人承擔。他也深知妻子辛苦,經常想幫忙,可是往往越幫越忙。於是,他下決心好好教自己的孩子,不讓孩子以後跟自己一樣。可是當他訓斥自己孩子怕吃苦,連家務都做不好的時候,孩子委屈地說:“爸爸,你自己也不會,爲什麼還要責怪我?”

孩子當然理解不了做父母的苦心,但是小孩也會思考。確實,如果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好,憑什麼去要求孩子,孩子還會相信嗎?我們只有從自己做好,不怕辛苦,才能去要求孩子。當然,我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參加一些體育項目,如打球、游泳、跑步等,不僅鍛鍊身體和意志力,也是培養自己的吃苦精神,還可以藉此機會多和孩子交流,增進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培養建議三: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的事

當今社會,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於是,人們就利用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儘量少吃苦,體力勞動的範圍和強度都大大降低,有很多家庭請了專門的阿姨來幫忙做家務,更不用說讓孩子去做了。

父母如果想要孩子不怕吃苦,那麼從小就應該讓孩子學會負責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在家裏,做好自己的個人衛生、穿戴等,包括清理自己的房間和物品;在學校,自己一個人去學校,不用接送,學習上,更是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據說,一次高考,天氣非常炎熱,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進考場。有一位考生揮汗如雨,但是衣服卻穿了厚厚的兩層,同學讓他脫掉一件,可他就是不願意脫。後來,他臉紅着說:“媽媽給穿的,我不會脫。”

看到這樣的孩子,相信很多父母會搖頭,也難以置信。但確實有,如果孩子的一切都被“包大”,還能指望這樣的孩子長大有何作爲?這樣做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使他們覺得生活如此安逸,養成懶惰的習慣,事事依靠父母,從而喪失了獨立的人格和憂患意識。他們也會在日後的競爭中處於劣勢,那麼他們今後該怎樣在這個社會生存?

某所學校組織野炊,想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參加野炊的孩子一個個都很興奮,因爲終於可以離開家,嘗試一些新的東西了。可是,當要求他們自己去做飯菜的時候,看着一大堆買來的食材,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會做。因爲在家這些事,父母從來不讓碰的。

雖然有很多同學躍躍欲試,但是實在不知道從哪裏開始而不得不放棄。這次的野炊很失敗,根本沒有達到學校想要的效果,只是讓孩子們餓着肚子回學校。

可見,所以父母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的獨立意識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要讓他經受不住驕陽和風雨的考驗,別再做溫室裏的花朵。這樣,孩子以後才能在社會上生存